中原区人民政府网站logo
坚持“1234”工作法 道路整治高质量推进
来源:中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  时间:2020-07-21 08:57:20  

郑州市“一环十横十纵”道路整治提质工程涉及中原区“一环两纵七横”10条道路,全长共57.3公里,分三期进行,一期围绕“一环两纵七横”市定3条路及试验段(2条),区定8条道路开展道路综合改造工作。嵩山路(建设路—黄河路)、桐柏路(中原路—建设路)试验段工程,已于5月底基本完工。试验段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后,分别召开专家评审会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居民群众评审会及市委市政府观摩,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。

目前,一期工程桐柏路、嵩山路、航海路,全面开工,提速前行,预计9月底完工;中原区还自我加压,结合实际对自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。今年计划实施伊河路等8条道路,4条道路已完工,3条道路已进场。

中原区道路整治提质工程中坚持“1234”工作法,工程建设又好又快顺利推进。

  “1”是坚持“一线工作法”。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建设,每条路段在施工现场设立一线指挥部,成立临时党支部,区建设局局长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永强任临时党支部书记、指挥长,涉及办事处科级主管领导等为支部成员,建设、施工、设计、监理等负责人员进入一线指挥部,各单位密切沟通,倒排工期,统筹施工时序。坚持日例会制度,每天下午5点召开“帐篷会议”、“马扎会议”,指挥部每一名成员加班加点,日夜坚守,夜里就住在搭建的临时帐篷里,随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
“2”是坚持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文明施工双统筹。
|受疫情影响,今年道路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。中原区始终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 的方针,健全安全责任体系,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,每天开工首先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,认真做好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。指挥部组织全天随机抽查督查,从根源抓起,杜绝风险;专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的指挥、监督、执行,每天有布置、有检查、有记录、有结果,不断进行记录、评比、总结,做到有错必纠,毫不松懈,及时地发现隐患,及时处理隐患,不致酿成任何大小的安全事故。

“3”是坚持三蹲三保。科级领导进驻工地蹲点保统筹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涉及8—9个部门,在工作中,科级领导进驻工地蹲点,积极对接主动服务,列出时间计划表,排出施工进度图,使道路综合整治前期手续办理和通讯、线缆入地工程压茬推进,道路立面绿化景观交叉施工,保障了各项工程统筹推进。

设计、监理负责人进驻工地蹲点保质量。按照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”的原则,坚持规划设计先行、楼院结合,充分考虑道路设计和立面整治的完美结合,充分考虑道路管线与老旧小区出入口雨污水管线的无缝对接,充分考虑道路设计与楼院周边绿化的和谐统一,树立和坚持从“道路”向“街道”转变的理念,系统性、全方位地开展道路综合整治提升和更新改造。技术、监理负责人全程进驻工地蹲点,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,建立全程服务机制和质量监管机制,施工过程中,精细化管理,监理、设计贴身跟踪,指挥部每天检查评比,区委区政府每周组织现场观摩评比,让桐柏路、嵩山路试验段真正成为精品工程。

施工单位负责人进驻工地蹲点保进度。为节省时间,实施路院共治,施工中,各施工单位同步进场,施工单位负责人进驻工地靠前指挥,施工工人两班倒,24小时不停息,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抢了出来。

“4”是4个改造阶段都由群众参与。既改造方案向群众公示,示范段成果让群众评议,改造过程请群众监督,改造结果由群众评判。在工作中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畅通群众参与“道路综合改造”工作渠道,工作专班组成员同社区工作人员逐家逐户宣讲,多次邀请居民、党员代表共同召开“道路综合改造”工作恳谈会,倾听群众诉求,收集居民意见建议,发挥党员居民带头作用,引导居民共同参与整治改造行动中来,让群众监督评议改造过程和改造做法,对改造结果进行评判,真正做到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.

郑州市中原区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,打造能够体现中原底蕴和现代化水平的道路街区;打造“整洁、有序、舒适、愉悦”的城市环境,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