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10月8日)8时41分,我们正式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。
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,也是最早出现“寒”字的节气,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“寒露”之名由此得来。
露已寒,将为霜。自此天气逐渐转凉,早晚温差也在变大。
寒露三候
一候 | 鸿雁来宾
自白露开始,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了。到寒露前五日,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,古人称之为“宾”。鸿雁匆忙,雁南飞。
二候 | 雀入大水为蛤
寒露后五日,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,飞物化为潜物。深秋天寒,鸟雀不见,海边却出现蛤蜊,寒露萧瑟,鸟雀惆怅。因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,古人以为贝壳是雀鸟变的。元稹的“化蛤悲群鸟,收田畏早霜”说的就是寒露三候中的“雀入水为蛤”。
三候 | 菊有黄华
再五日,菊花盛开,遍野金黄。华通花。草木皆华于阳,独菊花于阴,因此说菊有黄华。《礼记》中有“季秋之月,菊有黄华”的记载。未经寒霜,不染浓烈。秋风渐冷,寒露来,菊花黄,正是赏菊时。
寒露习俗
秋钓边 醉江蟹
寒露时节,气温快速下降,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,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,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。俗话说:“寒露发脚,霜降捉着,西风响,蟹脚痒。”此时虾蟹繁多,雌蟹卵满、黄膏丰腴,不妨进食几只肥蟹。
登高山 赏红叶
寒露时节,凉意催红枫叶,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,苏州人最常到天平山赏枫叶,赏枫叶的这个“赏”字非常重要,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,当走进这一抹如霞似锦的红色,可以说如诗如画,心旷神怡。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。
饮菊花酒,喝寒露茶
寒露与重阳节接近,老苏州人喜饮“菊花酒”以除秋燥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古称“长寿酒”,其味清凉甜美,有养肝、明目、健脑、延缓衰老等功效。
所谓“寒露茶”,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,也叫做“正秋茶”。寒露时节,坚持合理饮茶品茶,既可温暖滋养身心,又无燥火袭人之扰,既能御寒暖身,又可养胃助消化、预防感冒等。
寒露养生
寒露时节要这样吃
减辛增酸,润肺防燥
减辛:辛味入肺,酸味入肝。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、煎炸熏烤类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生姜、葱、酒等。
增酸: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,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,如橘子、柠檬、石榴、番茄、乌梅、葡萄等,既能护肺,又可增强肝脏功能。
润肺:秋季养肺是关键,建议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,如百合、银耳、莲子、南瓜等。
防燥:除了饮食滋润防燥,居住环境防燥也很重要,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,预防秋燥伤人,缓解咽干、鼻干、皮肤干等不适。
此外,寒露时节宜“吃三样”:①吃芝麻,既可以强身健体,还能滋阴润肺通便。②吃柿子,可以养肺护胃、清热祛燥、化痰止咳、生津止渴;③吃冬枣,可以增强免疫力,提高皮肤弹性,保护心脑血管,促进肝脏解毒。
寒露时节要这样喝
补充水分 朝盐晚蜜
每到气候变冷,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,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,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。
多喝水不是一股脑儿地猛灌白开水,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喝点蜂蜜水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抗衰老。
同时,喝蜂蜜水也可以防止秋燥便秘,起到润肺养肺、调理脾胃的作用。
寒露时节要这样养
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
揉足三里:健脾胃
按揉或敲打足三里穴,既能生发胃气、燥化脾湿,有助强身延年益寿,又能增强肠胃功能,促进脂肪代谢,辅助减肥。
弹指:改善怕冷
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,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,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,提高人体御寒能力。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,反复100遍左右即可。
你的寒露朋友圈文案,给你准备好啦。
天寒露重,望君珍重。
恰是寒露时,风起更相思。
天气渐寒凉,岁月赠蜜糖,幸而有你在身旁。
坐看露染秋色,邂逅人间温柔。
秋意浓,寒露重,日子明朗欢畅。
寒露到了,欢迎走进秋天中的秋天。
天高云淡,红叶如霞,愿与秋韵共迎风,愿与岁月共从容。
寒露已至,清秋无恙,心上无忧。
草色多寒露,虫声似故乡。(李郢)
江空秋月明,夜久寒露滴。(朱熹)
寒露滋新菊,秋风落故蕖。(郑絪)
露凝千片玉,菊散一丛金。(李世民)
愿清秋有梦,一路从容。
秋高气爽,爱自己。
寒露到了,那就祝你接下来有好“柿”发生!
愿与所爱,共赏秋菊,共沐秋月,共度人生每个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