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是一名不拿工资的社区工作者,71岁的他仍像一团火似的活跃在抗疫一线。他,是一名社区书记,46岁的他再苦再累也依然守候着社区这个“大家庭”。他,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,却说“轻伤不下火线”……
这是汝河路街道淮西社区老中青三代社区书记的真实写照,战“疫”一线,再苦再难,他们默默无闻地驻守在一个个检查点,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,用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。
冲锋在前,他始终觉得自己没有老
在汝河路街道淮西社区,71岁的王玉修是一个红人。他是汝河路街道淮西社区一名退休书记,是一位老党员。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,也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。淮西社区书记郭书芳劝老书记在家好好休息,他却说“我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,那时候我没有退缩,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,作为共产党员,这个时候不站出来,什么时候站出来啊!”。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巡逻、站岗,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和信息,到小区门口站岗,协助工作人员检查进出车辆和人员,做好测量体温和消毒杀菌。
步履不停,疫情不退我们不退
忙碌、高压、疲惫······这是汝河路街道淮西社区书记郭书芳连日来的最大感受。从大年三十直到现在,几乎天天只能睡个囫囵觉,没有吃过一顿踏实饭,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显得格外疲劳。特别是最近24小时值班制度,连续多日工作超过20个小时,郭书芳已成为疫情防控一线名副其实的“拼命三郎”。在他的带领下,淮西社区用最短的时间,排查了辖区居民的信息,并在每个楼栋张贴《一封信》。通过疫情宣传全面“发声”,快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,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,也让广大社区居民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。郭书芳说“疫情中没有谁能置身事外,每个人都是防控网上的关键一环,现在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始,我们更要加强防控,疫情不退,我们不撤”。
爱心捐款,不想等号召了才做
疫情发生第一时间,刘鑫就以个人名义向社区捐款。王玉修老人也一同捐了款。刘鑫是淮西社区的一名副书记。最初,他想给社区买点东西但担心买到假货,反而麻烦。于是,刘鑫就想到直接捐款。在他看来,自己所做的这些公益活动,都是党员应该做的。“我不想等有了号召才去做。我要主动做,积极地做。”身体状况欠佳的他,自疫情发生以后,没有请过一天假,居民们总是能在门口检查点见到他辛勤工作的身影。其实,刘鑫的母亲过年前因病住院,但出院后他却一直抽不出时间回家探望照顾。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这是我应该为大家做的,家人也都支持我”刘鑫说。
淮西社区只是汝河路街道的一个缩影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,无数名党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正是有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在群众中起到标杆作用,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,才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永保光辉,人民群众才会一直相信党,跟随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