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修苏式建筑 重拾棉纺记忆 棉纺路街道充分征求民意推进“双改”工作
来源: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办事处 时间:2020-05-26 15:14:55
郑州市家嵩山路和建设路口两侧有两排50年代苏式建筑,这属原国棉五厂家属院北院,在此居住的居民多为原国棉五厂的退休的纺织工人,由于年久失修,房子老化严重,房顶漏水,墙体风化,窗户破损等,在此居住的群众一直盼望改造,棉纺路街道主动作为,回应居民的关切,紧紧抓住全市“三项工程一项管理”工作推进的机会,把此处苏式建筑的改造纳入到嵩山路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中,也借此向为郑州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纺织工人感恩致敬。
为做到道路可漫步,建筑可阅读,让“美好出行”更加深入居民生活,在嵩山路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推进过程中,街道反复召开设计方案研讨会,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,不断优化方案,以“修旧如旧、修旧如故、补新如故、建新融故”为原则,修复仿苏式建筑,保留原有特色,重拾棉纺记忆,发扬工匠精神,打造精品工程,提升小区品位。为恢复道路沿线历史建筑风貌,前后历经七次更改仿苏式建筑外立面小样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时,居民反映仿苏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,年久破损,部分屋顶存在漏雨现象,且房屋面积小,为解决群众问题,满足百姓期盼,街道要求施工队揭瓦片,做防水,修缮仿苏式建筑内外屋顶,窗户内开改外开,拓宽室内空间,尼龙窗纱改金钢窗纱,提高安全系数,被广大居民充分认可。
从修复外立面到修缮房顶,街道都充分听取民意,吸纳民间智慧,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,多次召开小马扎恳谈会、党员座谈会、原厂骨干动员会,倾听群众意见,回应群众需求,修改设计方案,改进施工方式,赢得群众信任,取得群众支持,最终达到修旧如故,唤醒棉纺记忆,群众真正满意的效果。
打印此文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