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是郑州市“三项工程、一项管理”的重要内容,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抓手,对城市风貌提升、内涵提升、发展质量提升、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有着重要意义。在“一环十横十纵”二期工程中,中原区建设路街道承担了建设路(工人路-伏牛路)的立面改造任务。为将这项民生工程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建设路街道充分发挥属地优势,严把各个关口,确保改造实效。
一是领导挂帅,落实“一线工作法”
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,街道坚持在改造过程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第一时间成立了指挥部、临时党支部,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政委,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,社区分包领导任副指挥长,成员包括社区负责人、相关科室以及设计、施工、监理负责人。指挥部实行日例会制度,每日倾听设计、施工、监理、辖区单位及群众意见,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,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现场勘查、协调,力争“在一线发现问题、在一线解决问题”。
通过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、协同作战,街道组织施工单位克服各种不利因素,努力推进工程进度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墙面基底处理21700㎡、粉刷20695㎡、空调移位200台、防盗窗拆除156㎡、外墙外保温1570㎡、沿街商户店招拆除363.28㎡,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.5%,力争明年1月20日前完成施工任务。
二是应拆尽拆,对违法建设“零容忍”
违章建筑是城市建设的“毒瘤”,不仅破坏了城市风貌,而且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,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,必须予以拆除。建设路(工人路-伏牛路)全长约1.3公里,共涉及20栋楼体。根据台账显示,沿路共有各种违章建筑30处,总面积达577平方米,且有的违建形成时间较长,情况复杂,拆除工作量大,压力不小。
为此,一方面,街道各相关社区专门成立了攻坚小组,向群众做了大量政策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,借助广泛宣传等方式,阐释道路整治提升的意义,讲解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,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。同时,工作组多次上门、错时上门、耐心解释拆违政策,强调拆违工作的必要性,消除业主的疑虑和侥幸心理,稳步推进拆违工作。另一方面,街道分管领导带领城市管理办公室,多次对接市、区违法建设治理办公室,对台账上的违建现场进行逐一核实、核减。经过全力推进,目前已拆除违建28处,共519平方米,占总数的91.63%,剩余违建正在积极做业主思想工作。
三是严把关口,锻造精品民生工程
此次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时间紧,任务重,群众期望值高。为做好这项民生工程,建设路街道根据市区主要领导多次调研讲话精神,精准施策、科学规划,全力推进工程进展。街道积极与工程设计方、施工方现场勘验,实地协商,根据道路路面、沿街楼院具体情况,科学制定施工方案。街道领导还多次召集辖区群众代表、辖区公共单位负责人就设计方案、墙体颜色等进行座谈并征求意见,倾听群众需求,力争把群众所需所想体现在改造过程。街道还要求施工单位严把施工质量关,杜绝严格落实文明施工、安全施工要求,结合中心城区影响大的特点,错峰施工,抢抓机遇,压茬推进,实现快进快出,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。
在此次道路综合改造中,建设路街道还汲取一期桐柏路段改造的经验,坚持立足原有基础,精准聚焦,细分建筑立面,抓住重点进行“微改造”,避免为了改而改,确保改造效果的同时,杜绝奢华材料,提升性价比,将财政资金利用最大化。同时,最大限度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,以政府小投入带动社会大投入,逐步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牵头、辖区单位主动配合、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良好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