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亲民化改造工作启动以来,中原区三官庙街道始终坚持以优化功能布局为载体,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,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亲民化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完善相关职能配置,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。
设计开放式大厅,优化空间布局。变隔离式办事柜台为开放式、互动式零距离服务,让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坐下来,面对面、平等交流。实行“一室多用”,形成功能叠加、错时使用的多功能融合共享空间,充分发挥空间最大效益。全面推进集中办公,尽量压缩办公场所面积,力求“办公空间最小化、服务功能最大化”。
打造舒适化场所,营造温馨氛围。通过添花置绿、装修装饰、家具装点等方式营造人情味和生活味相融合的场景,替换行政化办公桌椅,多采用舒适沙发、茶几进行室内布置,拆除闭合式围墙,深度挖掘社区文化特色,打造社区文化符号,增强社区群众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。
设置多元化模式,完善功能配置。各社区(村)规范楼层导视图、十五分钟便民导视图、区域标识牌等外观标识,根据不同群体、不同年龄、不同时段居民群众的需求,进一步细化功能定位,优化设置特色功能用房,如党员活动室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室、家长学校、心理咨询室等。以社区服务功能为依托,积极培育引进社会组织、志愿服务团队等,参与社区运营。
打造智能化平台,提升服务水平。社区将日常工作融入智能化社区建设当中,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,建立电脑网络、手机微信等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,探索“24小时”党群服务中心模式,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“全岗通”工作机制,让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从“单一型”转为“多面手”。广泛推行预约、延时、代办等服务,通过智能化服务平台变坐等办事为上门办事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。
三官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模式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,扎实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工作,满足群众的多样需求,让社区“家味”更浓,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