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社会尤为需要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之一,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。桐柏路街道聚焦满足辖区老年群体各类需求、诉求,把“为老服务”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着力点,有力保障老年群众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依”幸福晚年生活。
一、聚焦“老有所养”,构建医养结合新格局。桐柏路街道立足实际,积极链接各方资源,注重服务质量提升,多措并举将“医”和“养”资源有效对接。联结丰富医养资源,把基层治理服务与老年群众的需求精准结合起来,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、郑工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,依托党员志愿者、医务志愿服务队、村(社区)网格员等力量,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重要阵地作用,开展各类“健康养生讲座”60余场次、健康义诊活动200余场,为辖区老年人量血压、测血糖、测心率,就健康生活方式、常见病、多发病的预防向居民进行科普,让老人就近享受到包括疾病的预防、诊断、治疗和康复等服务,对于重大疾病做到“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”。同时,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台账,组织服务队伍进入网格采取“一对一”或“多对一”的形式,做好心理咨询、情感疏导、应急干预等服务。
二、聚焦“老有所乐”,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。桐柏路街道以老年人生活所需和精神关怀为导向,逐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,整合“先锋课堂”、老年活动室、日间照料中心等阵地资源,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再学习、再交流、再提升的学习交流平台,把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老年人身边。街道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,把能歌善舞、能说会唱的老年群体组织起来,组建了十余支各具特色的文艺队,充分调动党员、群众、共建单位、社会组织、“红色物业”及志愿者等群体力量,鼓励老年文艺爱好者相互学习,定期举办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“饕餮文化盛宴”,同时,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在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国庆节、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“中秋·老年文艺汇演”“老年人集体生日”“邻里节”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200余场次,增强辖区老人参与感,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,切实让老年人学有所得,得有所乐。
三、聚焦“老有所依”,助力老人幸福晚年生活。桐柏路街道秉承以人为本、为群众服务的宗旨,聚焦“银发”群体需求,依托网格服务力量,积极通过开展走访慰问、志愿清扫、帮办代办等各类暖心关怀活动,持续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爱,真真实实让老年人感受到精神上的关怀和生活上的照顾。同时,街道通过敲门见面、电话问需、微信(视频)联络等方式,对辖区老年群体需要关注的各类问题,及时有效沟通,推动多方协同基层治理,指导郑工社区扎实推动4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,保障按时高质量正式交付使用,顺利解决了30多位“ 悬空老人”的出行难题,让辖区老年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加梯带来的便利和舒适,不断提升老年群体“微幸福”,实现基层治理便民化、精细化,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