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能,确保辖区群众求助有门、受助有方,连日来,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街道保利心语社区坚持“先发现、早救助、勤回访”工作机制,及时为困难群体提供多元化关爱、精准化救助、全方位保障,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。
依托网格,确保精准识别。保利心语社区采取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工作方法,通过民政、残联等部门下发的消息,结合实际走访,主动发现有潜在风险的困难家庭,残疾人、孤寡老人及流浪者等,建立困难群众工作台账,详细记录其家庭成员、收入、身体状态等,对其开展动态监测,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救助保障范围。
优化服务,开展“一窗通办”。保利心语社区在中原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政策指导下,开展“一窗通办”“延时服务”等服务,筑牢社会救助工作阵地。全面梳理低保、特困、临时救助、惠残助残等10余项救助清单,通过“郑连心”、微信矩阵、红色物业等渠道,向广大群众普及低保、特扶、特困、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。并对享受条件、办理流程、审批审核程序等内容进行公示。在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等环节全链条提供主动救助服务,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。
主动“造血”,建立长效机制。保利心语社区依托“心语帮帮团”“保玉家政服务队”等社区社团组织,“红色物业”“老年食堂”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为老人提供跑腿代办、义诊、理发等各类便民服务,切实推动关爱救助走深走实。针对有工作意向的青年残疾人、脑瘫患者等,保利心语社区开展就业帮扶活动,举办母婴护理讲座、手工编制、短视频剪辑等,并鼓励他们参加政府举办的招聘活动,由“输血”变“造血”,把他们推入社区,拥有正常的生活。
由“发现”到完成救助,保利心语社区做到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,让爱完成闭环。截至目前,保利心语社区开展困境儿童上门服务15次,申请临时救助1次,帮助流浪汉寻家1次,帮助3人实现就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