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区人民政府网站logo
建设路街道开展普法宣传工作,以“典”为媒牢固树立法治根基
来源: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  时间:2025-10-17 17:44:09 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作为保障群众权益的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,其宣传普及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、满足群众法治需求的关键举措。建设路街道依托社区阵地联合司法力量,主动破解传统普法“距离远、理解难、用不上”的痛点,推动法治宣传从“被动接收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变,为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一是聚焦实际需求设计普法内容。将居民高频法律需求作为核心导向,重点围绕供暖纠纷、物业矛盾、彩礼争议、继承纠纷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规划宣传内容,坚决摒弃“大水漫灌”宣传。通过筛选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、梳理可直接套用的法律条款,让宣传内容既贴合实际生活场景,又能直击问题关键,真正实现“群众需要什么,就重点宣传什么”,使法律知识成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的“实用工具”。

二是创新宣讲形式降低学法门槛。打破“念条文、讲理论”的传统普法模式,组建“社区工作人员+司法”联合宣讲团队,采用“案例解读+现场答疑”双轨模式开展宣传。以“小案例”解读法律“硬条文”,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抽象法律规定转化为生活指引,同时现场及时回应群众疑问、解决学法困惑,有效降低群众学法门槛,大幅提升法律知识的接受度与实用性。

三是倾听群众声音优化宣传方向。将群众反馈作为检验宣传效果的重要标尺,依托综治中心司法窗口及司法确认点,通过现场交流精准掌握居民“是否学得会、能否用得上、是否愿参与”的真实感受。从居民对“明晰维权路径”的认可、对“活动常态化”的期盼中汲取优化方向,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与内容,确保普法工作始终贴合群众需求、紧跟实际变化。

下步工作中,一是扩大宣传覆盖范围,从阳光新城社区向其他社区延伸普法活动,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宣传内容;二是创新活动形式,结合线上直播等多样化载体,让普法宣传更易参与;三是定期联合司法、律师等专业力量,开展“法治上门”服务,持续强化群众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法治思维。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