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纳税信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,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向多领域扩展,优质的纳税信用日益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“金名片”。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经济交换参与者方便、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资料。守信者也会因良好的信用而在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。
税务部门按照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原则,依据主观态度、遵从能力、实际结果和失信程度等多项评价指标,对企业纳税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价,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分为A、B、M、C、D五级, 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与管理。税务部门定期按照信用信息目录,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A级纳税人名单、税收违法“黑名单”等税务领域信用信息,并联合多部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、失信联合惩戒,让守信者处处受益,失信者处处受限。在宣传辅导、发票领用、信用评价、出口退税、纳税评估、日常监管和税收优惠等方面推出多项措施,让守信企业在税收服务、融资授信、项目管理、进出口等领域享受更多优惠和便利。
税收信用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依法治税,严格执法,营造诚信纳税的法制环境: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努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,自觉做到诚信纳税。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,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