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区人民政府网站logo
人口状况

    【人口及人口变动】1948年郑州市第三区(中原区前身)总人口37289人。随着郑州市行政区划调整,三区管辖范围逐步由城区内向西部推移。1953年郑州西部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,祖国各地支援郑州,其中来自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青岛、东北三省的人员较多。同时,一些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和各类大中型企业陆续兴建和从外迁入,郑州西部人口骤增,1956年总人口达到130722人,其中男性75438人、女性55284人。1987年,郑州市行政区划实行带乡体制,中原区总人口362660人,其中农业人口122472人。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,中原区总人口为419538人。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,中原区人口达到578400人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,中原区人口698875人,其中男性355996人、女性342879人。2018年,中原区总人口768794人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,截至11月1日零时,中原区常住人口为962642人,常住人口数量居全市第四位,占全市的7.64%。2022年末,中原区总人口96.89万人,其中乡村人口0.59万人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65‰。

    【民族构成】中原区是一个多民族区域,以汉族为主体,少数民族以回族居多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党和国家推行民族平等政策,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,少数民族人口也不断发展。辖区内的西十里铺、牛寨、刁沟、白砦、沙家、刘沟、址刘、赵仙洞、须水、石佛等自然村是回族群众集中居住点,其他少数民族散居在各个居民区内。辖区内1946年少数民族有回族、蒙古族、满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土族、朝鲜族、彝族、白族、苗族、布依族等14个,人口5477人。1982年少数民族有回族、满族、蒙古族、苗族、朝鲜族、维吾尔族、土家族、侗族、白族、锡伯族、达斡尔族、彝族、哈萨克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土族、布依族等18个,人口10897人。1990年少数民族有回族、满族、蒙古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哈萨克族、傣族、黎族、畲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土族、达斡尔族、仫佬族、锡伯族、俄罗斯族、仡佬族28个,人口19305人,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,中原区总人口57.84万人,汉族有554973人,有回族、蒙古族、满族、藏族、彝族、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达斡尔族、仫佬族、毛南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傣族、黎族、傈僳族、畲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柯尔族、克孜族、土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俄罗斯族、鄂温克族、京族等34个少数民族,人口23427人,占总人口的4.05%。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,中原区人口698875人,其中汉族674868人,有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哈萨克族、傣族、黎族、傈僳族、佤族、畲族、拉祜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景颇族、柯尔克孜族、土族、达斡尔族、羌族、撒拉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阿昌族、怒族、俄罗斯族、裕固族、京族、独龙族、鄂伦春族40个少数民族,人口24007人,占总人口的3.44%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,中原区人口962642人,有汉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足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哈萨克族、傣族、黎族、傈僳族、佤族、畲族、高山族、拉祜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景颇族、柯尔克孜族、土族、达斡尔族、仫佬族、羌族、撒拉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阿昌族、怒族、鄂温克族、京族等多个民族,其中汉族939696人,约占总人口数的97.62%。